六安市名字的由来是什么?

六安 更新于:2025-04-22 12:54
  • 博学云朵7L

    六安市名字的由来与地理、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。
    六安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部,原名为六安州,后改为六安市。其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    1. 地理因素:六安市地处大别山北麓,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地带。在古代,这里的地形以山丘为主,有六个较大的山丘,因此得名“六安”。
    2. 历史因素:六安市历史悠久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这里就是楚国的一部分。秦朝统一六国后,设立六安郡,这是六安名称的最早来源。此后,六安地区一直为历代王朝所管辖。
    3. 文化因素:六安市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六安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许多历史事件都与六安有关。如三国时期,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役就发生在六安地区。此外,六安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,如天堂寨、南岳山等。
    综上所述,六安市的名字源于地理、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,既体现了该地区的地理特征,又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
    举报
  • 额河诗韵

    六安是一个古老有美丽的地方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六安的名字吧!

    六安名字由来

    六安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从已发掘的古文化遗址表明,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进行过广泛的活动,而“六安”作为地名,则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。

    楚汉战争时,项羽封六县人英布为九江王,设都于六(遗址在今六安市北6公里西古城)。后来英布叛楚归汉,帮助刘邦击败项羽,被刘邦改封为淮南王,仍都六。

    公元前196年,英布举兵反汉,战败被杀后,刘邦将其子刘长封为淮南王,迁都寿春。 公元前174年,汉文帝认为刘长企图谋反,将其流放,又于公元前164年将淮南故地一分为三,封刘长三子刘安、刘勃、刘赐分别为淮南王、衡山王、庐江王。(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;今金寨、金安区、裕安区、霍山、霍邱属衡山国;今舒城县属庐江国)。

    公元前121年,淮南王刘安、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,二王自杀,汉武帝取衡山内六县、安风、安丰等县首字,区别衡山国为六安国,封刘庆为六安王,取“六地平安,永不反叛’’之意。

    “六安”之名,由此得名,历代沿用。中华民国初年,寿县、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,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。1931年,六安、霍山(含今金寨县一部分)和英山、罗田、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,曾称“五星县”。1940年,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。1947年10月,成立皖西行署。1949年1月,六安解放,4月,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,隶属皖北行署 。1952年,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。1978年,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。1992年12月,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,称六安市(县级)。1999年9月,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,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、裕安区。2000年3月,省辖六安市成立。

    六安为什么又叫“皋城”?

    要说“皋城”,必须先说皋陶。

    皋陶名繇,字庭坚。《帝王世纪》上说他生于曲阜少吴之墟。皋陶是尧舜禹时期的重要人物,与尧舜禹齐名,是上古四圣之一。

    在舜帝时,他曾辅佐舜政,当上了大理之官,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、监狱、法治事务,这个时期他制定了各种刑罚,因而皋陶被誉为中国的司法鼻祖。

    传说皋陶的外貌青绿色,就像一个削皮的瓜;他的嘴唇像鸟喙,这是至诚的象征,能明白决狱,能洞察人情。在任舜的大理时,制定了五刑之法。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,天下无虐刑、无冤狱,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畏惧,纷纷逃离,至使天下太平。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,便把他封于皋,所以繇又叫皋繇。上古陶字读yao与繇相同,所以又写作皋陶。

    舜死后,禹继位,他又帮助禹治水成功。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,禹选定皋陶为他的继承人,授给他处理政务的权力。可惜皋陶病逝在禹之前。皋陶死后,葬在六地,即今天的安徽六安境内,在六安东十里头至今有座皋陶墓。

    同时,禹为了表达对皋陶辅政的感激,就把今六安市一带封给皋陶子孙,故六安有“皋城”之称。

    六安的地理位置

    安地区位于安徽省西部,大别山北麓,俗称“皖西”。东与省会合肥市和巢湖地区相连,南与安庆市和湖北黄岗地区接壤,西与河南信阳地区毗邻,北接淮南市与阜阳地区隔淮河相望。是进出大别山的门户,也是东南沿海与中原腹地过渡带的咽喉。全区界于东经11520′—11714′,北纬3101′—3204′,面积17976平方公里,占全省面积的12.9%。

    举报
  • 海若布刀亥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